五星给赵本山,演技封神,把疯的样子演的毫无痕迹,跪服老爷子,影帝级别的五星给赵本山,演技封神,把疯的样子演的毫无痕迹,跪服老爷子,影帝级别的五星给赵本山,演技封神,把疯的样子演的毫无痕迹,跪服老爷子,影帝级别的五星给赵本山,演技封神,把疯的样子演的毫无痕迹,跪服老爷子,影帝级别的
一直最爱赵的小品,感谢他一直以来带给的欢笑,就为这一点看了《刘老根3》,可很失望,怎么拍出这么一个玩意的作品啊,几乎把我对赵的喜爱、好感看没了。
一是剧情不紧凑,拖沓,让人觉得乱编,没个主要的故事情节,编到哪算哪。
二是赵的剧太多,都是些没必要,单单出走让人寻找就用了几集。
还人一个老人发呆、让人擦身反复出现,这是反映赵本山的老年生活纪录片?
三是演员呆板,不管药丸子、大奎,目光呆滞,似笑非笑,更惨的是大胖,人物非常生硬。
都说刘老根是草根影视,上不了大雅之堂。
可以前的刘老根1、2还行,草根就草根的样,还有个范、有个小品式的作笑。
现在的刘老根3真的彻底堕落了。
那就是,赵本山三大经典ip之首马大帅3,永远不要有续集了。
怎么说呢,这三大经典ip里,乡爱已经那样了,现在刘老根3出来了,看了八集。
只觉得剧本很差感觉看了另一部发生在平行世界里的乡爱。
演员表现更差,除了赵本山本人,其他所有人都在尴尬地背台词,尤其那个新人物,赵身边的小保姆,除了瞪大眼睛一字一句地往外蹦汉字以外,什么也不会。
总而言之,第三部比前两部少了一种乡村独有的精致。
所以说,马大帅4还是不要问世了,否则又是另一部乡村杰出人物带领大家搞新农村建设的礼赞纪录片。
对了,范伟?
早在他接受采访说为了本山大哥的情谊来拍了两周的戏之后,我就没什么期待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戏不多”),显然就是剧组的一个噱头。
用某句热评原话来说,范伟在剧中的戏份可能比在预告片里少多了。
悲哀,怪不得药匣子和大辣椒离婚,这倒霉孩子。
乡村爱情郑宇也就是这个德行,导演和编剧是脑残吗?
为什么以这种方式忽悠观众,博观众眼球????
脑残电视剧,浪费时间!!!!!!!!!!!!!
里面的小保姆还是好人,其他人没有一个正常的。。。
摸黑东北人,这种电视真的应该被禁。。。
140字 140 140字 140140字 140140字 140140字 140140字 140 140字 140140字 140140字 140140字 140140字 140 140字 140140字 140140字 140140字 140
当一开始放出消息说是《刘老根3》开拍的时候我是极度期待的,一直在跟进拍摄进度,因为我一直觉得本山大叔最好的剧就是《马大帅1》和《刘老根》系列,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一种特有的生活态度,我从来也没看过《乡爱》,因为确实觉得立意不高。
虽然说是原班人马,但是看花絮的时候范伟说了句“这就杀青了?
”,就估计到药匣子戏份不会太多,没想到最后戏份这么少,满打满算也就四集。
看出来本山大叔想捧新人了,毕竟他自己戏份也不能说是绝对主角。
但是药丸子被捧得实在不太高明啊。
17年过去了,龙泉山庄发展的实在是不太好啊。
17年前就知道雇大学生,搞哑铃式管理,这么多年过去了,咋还是家族一言堂式企业呢?
咋没壮大呢?
电商也没搞起来啊?
药丸子咋的也得上个大学才能去山庄工作吧,高中毕业对于一个存在小二十年的企业来说不太灵吧?
就算非要去,也得送去什么管理学院镀镀金吧?
大奎在城里好歹是个小老板,03年就能住得起别墅的人,对山庄的管理手段非常单一,也非常随意,我是不太相信是这个水平的。
还有啊,编剧啊,这年头大学生多了去了,韩世信一句“我堂堂一个大学毕业生竟然来这”实在是太搞笑了,拜托,大学一毕业能当个总经理就不错了,估计也不是什么好大学,是不是编剧没上过大学?
还是那句话,17年前就知道找大学生管理,到现在怎么着也得到博士了吧?
感觉这戏拍出了2003年的既视感。
也没在东北工作过,难道东北还是这个工作方式?
整部戏的冲突就是靠药丸子和大胖勾心斗角打打闹闹那一套,也太乡村了吧,刘老根不是这种剧情啊,刘老根是带领全村致富的民营企业家,先进的改革者啊,不是守旧派。
感觉一开始整部戏的方向就偏离了刘老根的龙泉山庄。
但是本部戏的小琴很招我个人喜欢,不紧不慢的太可爱了,除此之外,精彩的亮点可能就是对于过去的致敬了,本山大叔的疯戏以及药匣子的小快板。
感觉就是用新镜头致敬下自己。
本山大叔可能确实是隐于世,不知道二十年过去了,世界变了。
不管整部戏怎样,还是喜欢、敬佩、支持本山大叔。
但是同时也看的出来本山大叔对整部戏的影响比较大,观念有些过时,也非常关注传统文化、家庭关系,父权,不得不感叹岁月催人老,最可怕的老的不只是身体,精神也会留在过去,后来流逝的时间只是在重复过去的自己。
学医的朋友看到本山大叔的身材说“确实不能吃太多大酱,腹水比较严重,应该少吃盐”,最后祝本山大叔身体健康吧,希望想了解本山大叔的多看看《马大帅》,少看点乡爱。
大辣椒离开龙泉沟的时候已经怀孕,赵本山说十七八年没见面,药丸子最多也就十七八岁。
找的这个演员至少有三十岁,确实是个最大败笔。
考虑到剧里药丸子十七八岁的年龄,他的很多荒诞行为也就能理解了。
虽然主要演员的表演依然出彩,但是几个配角却容易让人出戏,比如扮演秤杆子的演员表演放到二人转舞台上合适,到电视剧里就显得过于浮夸了,扮演张可心的演员表演明显不在状态,看得出不是演技的问题应该是不为外人所知的幕后因素……还有,刘老根3的风格跟1和2不太搭,看到现在,这部剧有点儿被乡村爱情带歪了的趋势。
无论如何,凭着对刘老根这块金字招牌的情怀,一定会追剧到底,希望接下来的剧情越来越精彩。
最后,祝本山老师身体健康!
失望至极!
虽然看了预告已有心里准备,但是看了几集没想到如此之差,完全是一部乡村爱情外传。
整部剧如乡村爱情一样没有一句正常人对话,全是低俗小品般的扯犊子,不出意外的有着二人转的磕巴顿句,精神病般的人物逻辑。
以上这些出现在《乡》剧没人会说什么,它就是这玩意儿。
但是出现在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巅峰之作刘老根的续集,就是一种恶心。
从《夜深人不静》到《一乡之长》到《刘老根》到《马大帅》到《乡2》,赵本山的作品营养都来自他的出身,一个普通的农民。
作品里的所有人物都是他年轻时亲眼所见,甚至打过交道的。
他把这些人物放到作品中加以艺术化的处理,让我们在笑中感受小人物的喜怒哀乐。
但本山从《乡3》开始的“扯犊子”风格这十年,也是他脑出血后养身体的十年,这十年赵本山脱离了艺术创作,脱离了给他营养的农村,甚至可以说他已经不了解农村了,也没有能力拍出写实风格的农村题材电视剧了。
这个假期可能实在是太特殊了,我竟然在家里也看起了电视剧,《乡爱》系列我也喜欢,可是多年不看了,那天无意中和家人一起看了点《刘老根3》,最开始的感觉是有点混乱,都是山庄,都是本山大叔,这到底是《刘老根》还是《乡村爱情》呢。
当天和同学讨论的的时候,认为节奏缓慢。
后来由于家里人看,我又跟着看了起来,没想到一下子就看了十集,还觉得意犹未尽。
其实这个剧节奏算不上缓慢,第一集开始,就交代了整个家庭的生活,刘老根退休了,由小保姆照顾,龙泉山庄由大儿子大奎管理,家里其他的人也都在山庄任职,药匣子的媳妇大辣椒给刘老根打电话要过来串门,其实是想给自己的儿子药丸子在山庄安排个职位。
故事由此展开。
矛盾也由此展开,退休的父亲时时关心着山庄的运营,而董事长大奎借由小保姆了解着父亲的动向。
而外来的药丸子则成了一个打破平衡的重要角色,他想要去山庄上班,就要依靠刘老根的力量,而大奎董事长并不希望这个父亲的追随者来到本来铁板一块的山庄,角力由此开始。
携股份而来的韩世信急于想做点成绩出来,可是他始终被排除在家族企业之外,最终消磨掉了他的年轻激情,山杏没有结婚成了父亲的心病,也影响着山庄人家的内部安定团结。
看着电视剧的我,突然茅塞顿开,这不就是一出红楼梦吗?
刘老根是贾母,他在家庭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无人敢忤逆他的想法,可是大家又都欺骗着他。
他想了解山庄财务状况,儿女为了他的身体只能善意欺骗,他想指点山庄工作,无人听从,表面上他的地位至高无上,可是他的生活也并非无忧无虑,他顾念旧人,想要扶持后辈,他想要组织乐队,想要充实乐器,这些看似不太复杂的事情,需要的也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斗智斗勇。
大奎是贾政。
他要处理所有的山庄事务与家庭事务,想要建设好山庄,却也受家庭关系的制约,女儿欺瞒他,其他家庭成员各怀心眼,他也不可避免被欺瞒,自己想要组织项目却一再受到阻挠。
韩世信是贾宝玉。
他与大奎是天生的仇敌,老派的董事长看不起新晋的大学生,认为经验不足好大喜功,新派的大学生认为旧式的家族企业积重难返,自己也无能为力,只能想尽办法证明一下自己。
却不小心最后自己也陷入了耍弄权术与心眼的田地。
药丸子是林黛玉,大家不要误会,这个林黛玉与贾宝玉没有任何情感纠葛,他扮演着一个外来者的角色,一个家族的矛盾都要靠他的到来掀起波澜。
他是“老太君”身边的红人,他依靠刘老根来获取工作机会,而刘老根也借助这个搅局者发现山庄的经营问题,撬动山庄的现有结构。
未来走向如何,他会不会得到刘老根的信任,我们拭目以待吧。
小保姆是鸳鸯,她守在刘老根身边。
她是最重要的管家,也是照顾他生活起居的人,也随时将动向报告给董事长。
她的位置耐人寻味,所以药丸子到来之后,最先威胁到的就是她的位置。
大胖是史湘云。
直爽,口无遮拦。
她在与大辣椒的聚会上,明确表示不满,她看到二柱子演戏时看山杏,就直接在舞台上撕打叫骂。
她是个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的人,这样的人未尝不是可爱的。
大辣椒大概就是薛姨妈与刘姥姥的合体的角色吧。
所以这部剧中演出的其实是中国家庭结构与权力角力的现实。
祖父母总想要保持自己的权威,想用旧有的方式去处理问题,可是代沟让他们和孩子们越走越远,父母亲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中左支右绌,却被家庭关系所牵绊,最小的一辈已经成长起来了,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却有一腔热血。
他们想要做出成绩,却要不断付出学费。
这就是不断前进的中国家庭模式吧。
期待刘老根后续的故事。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关于阅读这件小事儿
去年五月知道刘老根三开拍就一直等着,这部电视剧实在太经典,带着对刘老根这么多年的情怀去看的第三部,虽然之前看预告就知道这部带着乡村爱情风格的续集肯定会差强人意,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失望 ,随便唠几句。
一、老演员的出现毋庸置疑,一看到熟悉的老根 、大辣椒、山杏、二柱子、小满瞬间带回十几年前,可是大奎是个例外,以前的大奎沉着冷静,在刘老根被骗后毅然决然卖出自己的股份帮助父亲,反而这一部明显黄大夫附体,说话咬文嚼字,做作扭捏,看着特别不舒服。
二奎没有用原来的演员演说实话挺可惜 。
二、大胖拿出丁香照片那个片段瞬间泪目,想想高秀敏老师走了也有十几年了,当时真的把丁香的善良有点小心眼的性格演活了,照顾发疯的老根赚取不少眼泪,另外老根说丁香心脏病去世应该是硝酸甘油这个片段也很好,算是对她的一种缅怀吧。
三、新出来的角色不做评论,太抢戏,药丸子、小保姆瞬间拉回乡村爱情那种不停出新面孔的节奏中,他们一出来基本快进,倒是小卖部老板娘挺有意思(老弟啊,姐给你留灯)虽然药匣子还没出来,剧情也刚过了八集,但是希望能够找回当初龙泉山庄的感觉吧,多给老演员们点镜头吧,毕竟我们这帮刘老根的铁粉真的是冲着情怀去看的以上纯属个人观点,随便乱写的,不喜勿喷!
你看这架打的,不借位,不剪辑,直接薅头发生掏,还有哪部国产剧能这么爆发演技?
这不依不饶的样,尽情释放中老年妇女的泼辣,哪部剧演员能这么放下身段?
想想以前那些所谓经典的港剧,哪部没点儿烂片的元素,还能被拿来反复的嚼,现在怎么反倒要求高了,一个个的影评家,理论家,对这失望对那失望,我对你们也挺失望的。
最开始,父亲开车,女儿在后座吃泡泡糖,莫名有种《洛丽塔》的感觉hhhh
看到大家都睡了,我就放心了
摄影很美...但是...
11th@14th bjiff@北京坊。俄罗斯公路片。中间放电影认识骑摩托车男孩那段睡着了一会儿。颗粒度很高的真电影,像是我猜测的白内障患者眼中的世界,模模糊糊枯黄灰蓝的调子。风景美。海边气象观测站和退潮死鱼画面对我来说是种奇观了,盯着画面仔细地看想把它们深深印在脑中。出现的三个女人加摩托车男孩的背部都很美,薄薄的脂肪加标致的肩胛骨。中间看男主轮廓隐约跟普丁一个模子嘛,又走神想了一下欧亚大陆最标致的元长相在中心而中心是哪里这个问题,从中心往四周人们五官和轮廓脸型都开始逐渐变化。警察打人那段不喜欢,似乎在自我强化野蛮性和非文明性。男主好有魅力。为啥父女俩不多说点话呢。最后字幕出现了摩尔曼斯克,似乎是拍摄于那里。
好看、好冷、好俄,俄罗斯的旷野景象和长镜头寂寥到看完只觉得寂寞而空洞。流动与停滞仿佛一体两面,看的过程中一直问自己“怎样才能到达旅程尽头?”,又或许旅程本没有尽头。
有点安哲,走出影院有一种死了很久然后复活的感觉
0421北影
片中对女孩困境的描写非常隐忍克制 以此呼应着她无处抒发的隐秘的内心状态 只在不经意间的几处笔墨交代了情况 发现来月经的不知所措 独自去商场选择内衣犹豫不决最终放弃 面对身体发育和母亲角色的缺失 无法同麻木独断的父亲敞开心扉 也无法摆脱终日在逼仄车内的二人生活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一开始不知道这片要干啥(没看过介绍),只是觉得给这掌机的话我可太high了。看明白这两人干啥之后更是…不就放个盗版露天电影,怎么酷得像2077里的游民+超梦黑客,就逛个大西伯利亚,怎么酷得像辐射荒原+极乐迪斯科😆要说这片有啥很高的艺术成就吗也没,但4月这俩电影节看的所有含迷影元素的电影里这部最酷了没有之一,可谓十分罕有地同时集齐我想看+我想拍+我想玩的内容,看得我全程内心不停敲碗大喊aaaa🥲
2024BIFF,6分,下班赶过去,困兮兮的路上在出租车上睡觉。在那一块迷路了不知道怎么走,好在群友及时指导我,男朋友又因为poopoo迟到了。片子就是剪成一个三分钟视频就能大致看完那种,一种风格而已,俄罗斯式美感,宏大粗粝壮阔。回到家都累死了。女主角长得好像[怪奇物语]的小11。
#2024北京 亚洲首映3.5
很美的摄影。旁边的姐姐打呼噜了
BJIFF 240425 党史馆
终究我还是不适合看这种过于平缓意识流虽充斥氛围意境但故事性缺失的片子,虽然vanlife是我很感兴趣的题材,但毕竟看无依之地的时候我也睡着了!
两种影像风格交织,一种是上个世纪的塔可夫-安哲-阿巴斯脉络,让人动容;另一种是极度烘托主观化的当代影像手法。与之匹配的是两种叙事脉络,失语且无力的男性、荒野与俄罗斯的外在象征性是给欧美电影人说的;另一条是父女公路片,无论什么时期的俄罗斯精神都会在女性身上得到彰显。很棒的片子,非常风格化且有标识度。当代青年导演的四百击。光非常讲究。
#BJIFF 2024#❌就算让我边看边睡我都不愿意……
【C+】一脉相承的俄罗斯电影,这里有空落的地貌观察与萧瑟的寒意,有沉稳的全景镜头与推进节奏,也有在特写中近乎一言不发而渗透出的情感,像是新导演对大师衣钵的承继,虽不能称得上十分的“言之有物”,但依然饱含引而不发的“冲动”。
全程沉浸在俄罗斯悲凉又有点疯狂的长镜头里。
#北影节2#保利天安门中间的座位都有按摩垫哟,我以后tmd遇一次投诉一次哟,你们电影市场什么时候能管管事😊此外这电影的配乐真的很盯,前面盯得我困死,颈椎难受死,我以后一定会让每个强制按摩垫影院和我一起难受
里面的俄罗斯真的很典啊,简直一个人口老龄化,乡村劳动力流失纪录片。俄罗斯本身多民族国家,能看到中间有几个小男孩在山上说想去巴黎用的阿语,并且难得的在俄罗斯电影里看到了蒙高丽亚血统的人(而且确实基本都是干餐饮的😂),小van里面的萨满教经幡元素,一路上语言风景的不同展现他们走过的路有多遥远。全程没有演员的名字,只有各种身份,讲的也是各个身份下的成长。但是说实话这个片子只能是及格的好看,不恰当的配乐很影响质量,能感到导演想通过持续对焦某个景观,把人们代入女儿视角或父亲视角,恍惚也好,愤怒也好,甚至于无奈的沉思,只是利用画幅的放大和聚焦来做这点就会生硬,少了逻辑和细节镜头的铺垫。